有的孩子3岁了,还只会说一些叠词、单字,不会说词组和句子,比如和父母交流就是“饿饿”“饭饭”“车车”,可能很多家长也有过类似的经历,却不知孩子的语言发展已经受到了影响。生活中,各位家长是否有以下这些情况呢:
1、大人喜欢用宝宝的语言
很多父母或爷爷奶奶喜欢用宝宝的语言说“宝宝,吃饭饭”“看车车”“这是狗狗,那是花花”,以为这样表达可爱有趣,宝宝容易接受,但其实不然,这样既影响宝宝的抽象思维,也人为延长了宝宝从叠词过渡到简单词句的时间。
所以适当的时候,家长要对事物描述清晰准确,例如教宝宝说汽车时,可以细化到小轿车、公交车、自行车、摩托车;而宝宝说“妈妈抱抱”时,妈妈可以在拥抱的同时,可以说“妈妈来抱宝宝了”,从而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。
2、大人剥夺了宝宝说话的权利
宝宝还不那么会说的时候,喜欢用单词或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,说“球球”就是想玩球,指着奶瓶就是喝奶,大人都明白意思并且默认,久而久之,宝宝就产生依赖而懒得开口了。
父母千万不能默认这种现象,虽然明白宝宝的意思,但可以循序善诱地引导宝宝自己表达出来,如“宝宝想玩玩具”“妈妈我想喝奶”,可以放慢语速,但不要培养惰性。
3、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
宝宝刚开始说话,难免发音不准,听错说错,比如叫“爷爷”为“呀呀”,父母一听到就强硬地纠正,并反复教育,这可能会使宝宝对说话产生厌恶,不愿意说话,耽误了语言的学习。
家长在引导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语气,不能急于求成,更不能严厉指责或强行纠正,最好是适当的表扬和鼓励,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,让宝宝感受到乐趣。
4、大人沉默寡言、语言单调
宝宝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大人和家庭环境的影响,父母性格内向、沉默寡言,家人语言单调,交流过少,会使宝宝得到的语言刺激过少,模仿大人说话的机会不足,语言发展自然就慢。
总之,家长要做的是尽量用成人的语言和孩子说话,可以简短、重复,或在关键词上加重音;和孩子一起玩耍成长,在一个自然的状态下引导孩子去表达,去说话;2岁左右训练一些有节奏和美感的听读如成语、诗词等。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语言发育水平处于落后,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帮助孩子提升。